一谈起 “五四”精神,许多青年人颇有隔膜之感。无论是“德先生”、“赛先生”,还是个人主义、民族情怀,似乎与自己的日常生活相距甚远。其实,“五四”精神既不遥远,也不神秘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它是一种青春精神,是一种理想主义精神。它始自将近一个世纪之前,一群热血沸腾的年轻人为祖国危亡、文化发展和自我命运的一次努力抗争。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火热的青春激情、崇高的人生理想和不懈的奋斗精神。
令人遗憾的是,这些精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似乎越来越少了。青春激情从许多年轻人身上悄悄地褪去了。在很多大学生身上,我们感受不到年轻人特有的单纯、热情甚至带点傻气的理想主义精神,相反一股少年老成、腐朽世故的气息弥漫而来。校园越来越像“名利场”、“小社会”。谈及人生理想,更很少有学生将渴求知识、追求真理、贡献社会作为奋斗目标,物质财富几乎变成了唯一的价值标准。作为一名高校教师,面对学生“学习这门课到底有什么用?能不能对个人物质生活有帮助?”之类的提问,我常常感到语塞。如果所有的行为都要用是否有益于个人物质利益来衡量,就不会有“五四”革命运动,更不会有人类精神世界的发展。
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曾批评中国的大学正在培养一些“精致的利己主义者”,“他们高智商,世俗,老到,善于表演,懂得配合”,缺乏理想主义精神。“五四”式青春精神的消褪,有各种各样的原因。学生本人,也是其中的一个角度。作为代表未来的年轻一代,我们能否将抽象的“五四”精神与具体的个人生命实践结合起来,对自我和社会多一些独立、深入的思考?能否在物质利益之外对生命的宽度和广度多一些好奇心?有句话说得好,“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,生活有诗和远方。”
来源:《西电科大报》2012年5月12日